当前位置:资料阅览语文高中语文
语文课渗透人文教育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新编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语文的“工具性”是我们所共识的,也是在我们日常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的,当然也是首要的。然而社会环境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测试更加突出强调人文文化的渗透,从高考作文命题看,自2001年的“诚信”、 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到2003年的“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再到2004年的“语言与沟通”,有一条鲜明的轨迹在延伸,这就是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加深了。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使学生不仅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试想一下,一个没有或缺少人文文化的学生又怎么去理解语文;一个没有对环境保护有足够认识的人,没有对大自然的美的强烈追求的人,如何去理解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黄鹂》;如何去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以及唐诗中“山水田园派”的诗歌意境;一个没有对残疾人、弱小者同情,关爱的人,又如何去领悟《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心灵,去领悟海伦•凯勒的“三天光明”;一个不关心集体,不热爱家乡的人,有怎能去理解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豪情;一个没有正气,缺乏勇创精神的人,更不能参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境界。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更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对国家和社会的态度,人文文化的教育培养,可以给学生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和自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因此人文性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包含下面两层含义:
一是内容具有人文性。高中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了①丰富的思想性。"思想性"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②情感意向性。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③美感性。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
二是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与被客体(所学内容)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教师必须积极的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带领学生深入客体,使学生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是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前提。常听有教师这样讲:“学生不配合,学生基础太差。”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虽具有能动的本能,但并不等于他就有能动的行为表现。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我们不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据说有个人看了毕加索的抽象画后非常不解,于是就去问毕加索,“你画的是什么东西,我怎么看不懂?”毕加索就问他“听过鸟叫吗?”回答“听过。”“好听吗?”“好听啊。”“懂吗?”“不懂”。毕加索的这个富有幽默感的提问启发了我们:对于这些学生你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能够对某一个问题说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只要他们还有丁点儿的感觉,就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给自己定位,要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要和他们保持同样的高度,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达成一种内在的和谐,才能完成教师知识的灌输和学生人格的培养。
其次,在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钱理群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感悟的文化,它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人文文化的培养要有渲染、有气氛、是心与心的交流,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感悟的能力。现在的教材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好作品,而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培养美好的情操。比如像教材中一些古典诗歌,积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感觉美,意象美,情感美,和难以超越的语言美。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这些最能调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名篇佳作,来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比如我在教授诗歌《将进酒》一课时,主要采用了感悟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出了诗歌的三大亮点:开阔的境界,自信的精神,豪放的情怀。在诵读感悟中,在思考发现中让学生开拓视野,开阔胸襟,培养大气,提升自我。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意识。青少年犯罪不只是经济上的原因,缺乏生命意识难逃其咎。著名作家戴厚英遇刺身亡,歹徒竟是为了区区几百元钱,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的珍贵。现在,青少年因学业、家庭、感情及社会等因素而自残自杀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提倡对生命的尊重意识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种迫切需要。生命的价值应该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体。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受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合作、创造、健身和审美,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成为文化延续和文化创造的使者,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精神生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一代新人。《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他一度“失魂落魄”,但“荒芜”“并不衰败”的“园子”(地坛)终于使他醒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想通了,他终于“碰撞开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借此,我们可以向学生灌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识。孙犁笔下的《黄鹂》说道,在太湖流域,“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且“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既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戕害生命,我们人类不仅要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护、珍惜他人的生命,爱护、珍惜一切自然的生命。对生命的尊重又体现在对精神生命的尊重。读《论语》可以了解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对人类的智慧贡献,就可以理解儒家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生命;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对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生命的追随。如果没有这样的对精神生命的尊重,人类只会出现文化的荒漠,人格品德的弱化,人文素质的退化,进而就可能是精神家园的荒芜。
最后,加强语文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倾听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都要为实践服务,语文也不例外。常有同学不重视语文学习,正是因为语文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因此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夸美纽斯强调:“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的确,语文课堂的学习,课本的学习是有限的,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多让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在广阔的空间里放飞,才能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语文课与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学习做人的机会。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榜样,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必然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要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真善美或假恶丑拿到课堂上来交流,正确地加以引导。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性出发,才不致使人文教育伦为一句空话,才不致使语文课堂伦为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
人文精神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其内涵正在不断地被丰富着,语文教育作为典型的代表性的人文学科教育,其负载的帮助学生建构人文精神的历史重任不仅现在而且将来都是永远不可推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