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的教学设计方案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教学设计
第一, 教学任务
通过学习这首词,提升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第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中学生相对来说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动机比较正确。在诗歌方面也有了相对丰富的积累,能大体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在诗词方面也有一定的兴趣。所以,诗词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第三, 教学目标分析
1,把握节奏,揣摩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词。
2,理解李清照词的意象选择,体会意象形成的优美意境。
3,讲解难词句,理解词的文本层面意思, 进而体会词人的心境,理解词的内涵。
第四, 学习内容分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与丈夫赵明诚被迫分别之后所写的,上阕写景,“玉簟秋”,雁声、月光,充分写出秋夜孤寂之感。下阕抒情,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深深思念。情景交融,为我们勾画了一副秋夜怀人之图。
第五, 学习资源与环境
1,使用音乐播放器,在导入课程时播放,营造气氛。在课程结束时再播放一次,增强学生的记忆。
2,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六, 问题情境
朗读整首词,注意词中意象,思考李清照是如何选取意象,并进行有效组织以构成特殊的意境,表达细腻的感情,以致形成“易安体”的?
第七, 教学活动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 准备工作
1, 导入新课
播放由安雯演唱的这首词,导入课程。
2,背景介绍
李清照写这首词的背景,他们为什么会离别,分析介绍当时的政治环境。北宋的政治改革,党派之争。赵明诚之父赵挺之与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属于不同党派,赵父得势,李父被贬,政治斗争使他们必须要暂时分别。
环节二 品读全词
1, 字词处理
玉簟(diàn):凉席,此是对凉席的美称。
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2,重点难点分析
① 比较“红藕香残玉簟秋”与“菡萏香销翠叶残”
感觉——视觉 主观——客观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清•陈廷焯
② 对“兰舟”的理解
对于“兰舟”有两种解释:
A, 指木兰舟,就是一种小船。兰舟是对船的一种美称。
B,“兰舟”指床。
其实这里“兰舟”确实应该是指床,因为后面词人写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知此时是在晚上,而晚上词人是不可能再乘舟出游的,而应该是解衣睡觉,所以此处“兰舟”应指的是床。
③ “轻”“独”表达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轻”“独”都含有一种寂静之感,独自一人,表达出词人的孤单寂寞,而在此时就越想念丈夫赵明诚。字词的选择可以营造出特殊的意境,增强词的表达力。这表现了语言的张力。
④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处,词人不仅写自己有多么思念丈夫,而且写丈夫也在思念自己。在我们学过的诗中,杜甫的《月夜》就是这样写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在月夜怀念妻儿,却写成妻子对月思念诗人,以及孩子们由于年幼而不能理解母亲心情的情景。这种表现手法,使怀念之情显得曲折而更为深刻。
⑤“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之浓,思之深。
3,品味意象,理解意境与情感。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理解花和流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该怎样理解,读懂词人的情感。
环节三 美读全词
1,朗诵比赛。 在理解全词情感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词。将同学分成四组,分别为甲乙丙丁,每组抽两位同学,开展朗读比赛,非本组同学进行点评打分,然后教师进行阶段小结。
2,背诵比赛。 由甲乙、丙丁互相点叫对方两名同学,进行计时背诵比赛,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流畅,有感情背诵可以加分。根据团体名次分别赋分,加上第一阶段成绩,得出名次。
环节四 制作卡片
回忆自己读到或已学过的李清照的优美词句,写在便笺上,制作成卡片样子,在班里进行交流,学生进行品味、评价。
环节五 改写全词
在理解全词感情内涵的基础上,将原词改写成一篇300字情景交融的散文。
第八, 总结反思
诗词以凝练的文字承载了丰富的含义,学习诗词时需要学生理解生成的内容特别多,要学生自己全面发动思想,去理解诗词的情感、内涵,提高鉴赏读点诗词的能力。本节课亮点在于让学生自己思考,理解感受词的感情,并进行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