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案例分析
一、案例呈现(省优质课)
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辛弃疾的词,词牌名叫南乡子,刚才我们是轻声读,现在给同学们一点时间,放声读词,读两遍。
学生读。
教师:大家很投入,有没有不会读的字?
生:年少万兜鍪的兜鍪。
教师:看课下注释。和孙仲谋的谋读音一样。里面的字都会写了吗?
两位同学到小黑板前听写,其他同学写在自己本子上。
听写的词语:神州 悠悠 兜鍪 坐断
教师批阅
教师:神州是地名,指中原地区。鍪从字形猜猜看是什么意思,和什么有关系,和打仗有关系。断的笔顺有问题。
听写写全对的举手,然后错的订正。
教师:请一位同学站起来,来读一读全词。
一学生读全词。
教师:老师和同学都为你鼓掌,他把语音都读对了吗?他有一个显著的有点,把词的节拍读得特别好。
教师模仿学生读。
教师:五字句处理成212,七字句处理成223。
全班齐读。
教师:节拍读准很重要,这代表了我们对词的大概理解,在其中听到了两个词这样读,悠悠,这样读好不好?教师范读“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朗读要做到音停意连,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全班一起读。
全班齐读。
教师:大家基本上把节拍读得稳定。这词分成上阕和下阕,我们先学习上阕,下面给你默读的时间,大家边读上阕,边想一想,面对上阕的五句话,你会萌生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课堂笔记上。
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老师也过来看一看。这位同学写了很多,你说。
生:上阕中最后一句化用杜甫登高。
生:上阕中只有问号和句号,感觉更醒目。
教师:讲到标点,很好。
生:何处 ,用了设问的句式。
教师:关注到语气上。
生:一三句用到问号。
教师:很好。下面同学。
生:这些句子押的是OU韵.
教师:很好,发现了押韵。
生:发现了历史的沧桑感。
教师:很好,你说。
生:两个问号,使文章感情基调很强烈。
教师:是词,不是文章。你把强烈的基调给大家传递一下吧。
学生读。
教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读起来有一股韵律。
教师:把这股韵律读一读。
学生读。
教师:我把大家的发现缕一缕,这里也有个你熟悉的句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话有答案吗?和今天的词一样也在开头就问,然后你再去读一读何处望神州,满眼放光北固楼,能倒过来吗?这问题是正儿八经地问,但却没有答案的。明白了吗?有感觉了吗?你感觉到了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吗?你说。
生:作者好像很思念中原故土。
教师:回得去吗?
生:回不去,所以有点悲伤。
教师:现在我要以教这位同学朗读上阕,来教大家。语调是往高走还是往低走?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教师:后面一个问句有没有力度?有没有现在想发表的?千古兴亡多少事,重不重?重,这重重的一声敲在了我们心上,叹口气吧,悠悠,用水来表达自己的愁绪,你们学过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类似的,谁来试试读一读。
学生读。
教师:有这种感受吗?悠悠带走了大家的一腔愁绪,放松一点,你有信心跟大家讲讲吗?
生:悠悠和滚滚流对应,写出了一种历史沧桑感。一句设问,一句陈述,一句思考,一句景色。
教师:作者触景生情,那一片的唏嘘感慨啊,化作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就是我们认识到的上阕,下阕他还站在高高的北固亭上吗?到哪去了?
生:躲到了历史故事中去了。
教师:哪些故事?
生结合课下注释讲解。
教师:听完了这三个故事,听完了吗?接下来我们给大家一个角度,带着刚才同学讲的三个故事和原句比较,看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有没有疑惑,有的话举手。
生: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来曹操写了两句话,但这里只有一句。
生:第二个故事的主角被改变了,主角改成了孙权。
生: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改了孙权。
生:他很乱不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本来先是刘备曹操是当今英雄人物,再夸孙权,他不按时间顺序了。
生:三个故事都是三国时期。
生: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孙权是主角?
教师:还有问题吗?有问题就说出来。
生:为什么文中要有这么一个设问,天下英雄谁敌手?
教师黑板上归纳学生问题。
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讨论,接下来大家转过身去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在讨论中获得意外的收获?
学生讨论。
生:主角是孙权,当时曹刘都很厉害,为了衬托出孙权也很厉害。
教师:这是一种衬托,说明讨论有效。还有谁要说?
生:词牌中确定了字数。
教师:下阕躲起来了赞美古人,不理解。
生:赞美孙权是因为孙权的一生和辛弃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权获得很多功绩,辛弃疾一生不顺。
教师:原来是这样啊。我们没有时间了,但老师会原谅我们小小的延迟,我给你一个舞台,这位同学。
生:那我还你一个精彩吧。
生配乐朗读。
教师:课堂总是带着遗憾,我很遗憾地跟大家说再见。
二、案例点评
毛然馨老师的《南乡子》是一堂充分实现“以学定教”,精确设计教学“起点”和教学“终点”的优质课。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学定教和以案定教、以教定教的本质区别在于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以案定教,教师心中只有教案,教学是为教案服务,而不顾及学生的基础、情感和生命发展。以教定教呢?那教师心中只有自己,忙着灌输知识,忙着传授方法,全然不考虑学生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
毛老师的课堂,主要在以下几点体现出“以学定教”:
1.创新设计本诗的教学目标。
针对嘉兴秀洲现代实验学校学生的学情,毛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为:①通过学习言语形式(问答句),探究作者内心情感;②通过阅读和讨论,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及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力,理解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③边感受作者情感边揣摩和练习诗词的朗读方法与技巧,提高朗读水平。教学重点为:知人论世,学习典故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体会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应该说这样的设计是合理的、科学的、能达成的,也是创新的,亮点频出的。
在教学过程中,毛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动态的融合在一起,根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确定现场教学方法。
2.非常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老师评点学生时所发之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阅读中,有着各自的焦点,其理解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老师非常可贵的一点是能打破教参和标准答案一统天下的局面,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允许学生自由表达。
毛老师能根据学情及时调节教学,善于捕捉学生的“状况”。如在上阕的教学中点到节拍知识:五字句处理成212,七字句处理成223。还有连绵词的读法:“悠悠”朗读要做到音停意连……
有这样一种说法:你我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你我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你我却有了两种思想。这很形象地说出了合作学习的好处。如毛老师“面对上阕的五句话,你会萌生什么发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共同解决。思想与思想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在课堂上竞相开放。课堂上留下的不是句号,而是问好。
3.教学中相互之间的回应和谐、流畅
毛然馨老师对学生的回应,即课堂生成性的行为,如情景性提问、追问、梳理、铺垫、点拨、诱导、评价、总结和归纳的行为质量比较高。比较成功的营造出了师生的对话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由于课堂氛围的融洽、和谐,学生对老师的回应也是质量较高的。如毛老师说:“我给你一个舞台……”,被抽到的学生马上就接:“那我还你一个精彩吧。”
再者,同学间的互相倾听、交流、反思也体现很充分,形成了多次思维的“碰撞“。教师以真诚的话语、宽容的态度、赞美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让学生处于跃跃欲试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
4.强调“诵读”这一教学重点
毛老师不仅自身有很好的诵读功底,而且很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如在初始阶段,抽一生读了之后评价道:“他把语音都读对了吗?他有一个显著的有点,把词的节拍读得特别好。” 教师再模仿学生读。随后的朗读又着眼于情感,“你把强烈的基调给大家传递一下吧。” 学生发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发现了押韵,发现了作者好像很思念中原故土……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达到了渐次提升的效果。
当然,一堂好课肯定不会是一堂完美的课,就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以下几点还做得不够:
1.对于方法的提炼不够到位。
我们强调“实效”,强调“以学定教”,对于初中生这一受教个体来说,明确的方法指导还是有必要的,能够让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有效的进行。如朗读的具体方法、辛弃疾诗词的大体风格……
2.没有重视关键词语的分析。
一首词,总共那么几个字,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品读媒介,我们应该要重视。如“神州”、“兜鍪”、“坐断”、“悠悠”等词的分析,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意。长期坚持这样做,也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读诗词的习惯。
总之,在本堂课中,毛老师在注意“以学定教”的教学取向的同时,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多种表达,是一堂好课。新课程、新理念导引下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东西要我们去探究,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