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篇目。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他最后一任官职镇江知府任上写的。北固亭在镇江城北的北固山上,可以俯瞰长江。词中借登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和软弱无能,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上片写登亭所见景色,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和软弱无能。整首词文思机敏,想象开阔,别具新意。作者将现实、历史、典故、古人的感叹融于一炉,铸造出这一曲写景抒情,咏史怀古的千古绝唱。
【过程描述】在上课开始时,执教者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列举了学生已学几句诗引入本课学习。这些诗句包含了几种问句形式:直问直答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问喻答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有问无答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这样的铺垫后学习辛弃疾的《南》词的上半阙。教师提问:“学习本词时,发现了什么语言现象?”学生纷纷说:“有三个问句。”“有三个史实。”“三个问句都有回答。”师接着问:三个问答都是什么类型的问答形式?并且要求学生按照三个不同的问答形式读出不同的语气。
针对词中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问无答的形式一般发生在什么情况?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引入了语言学家王力的评价进行佐证,还举例琦君《春酒》中的“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词人作出又问无答的情况时的心境,体会作者的无奈。
针对“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有问喻答,教者引用了词人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中国历史学家评价。另外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教者将其中的“?”改为“!”,并叫学生体会朗读后说说用哪个标点更贴切自身读词的感觉,得出结论用“?”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感慨。之后要求学生带进有问无答的无奈何有问喻答的感慨齐读上片。
因为这三问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语气语调的掌握也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估计大部分学生对于问句这一知识了解的最多的莫过于:反问句,疑问句。一为无疑而问,二为有疑而问知道)朗读效果不够明显,课堂进度比较缓慢,气氛比较沉闷。
引导学生学习词的下片时,教者用了一系列带有南宋鲜明的时代符号的形象,如讲述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学生背诵《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后问“臣子恨来自何处?”“林升又如何表达自己的‘恨’?当时爱国诗人的愁与什么相关?”又再次运用温故知新的办法回顾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诗词中重温南宋历史逐渐过渡到如何用声音表现直问直答,并要求学生朗读,注意其中的语气。读下阕时,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方式阅读理解,先学后教。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相关问题依靠组内其他成员帮助解决后,先后质疑了四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主角被更换?”“为什么主角都是孙权?”“为什么作者选取的人物都来自三国?”“在词中最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只写了一半,为什么省略了后半句?”执教者引导学生解决,全班同学讨论解决,教师铺设问题等各种方法释疑。
此时一般情况教师会引进一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例如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以及三国时期及南宋王朝镇江重要的地理位置。稼轩在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阳春三月,被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三国吴时始于镇江置京口镇,是建都之地,故镇江又称京口。北固亭(又称北固楼)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此亭建于东晋,后来废毁,宋时又在旧址被重建。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自南宋与金国划淮水为界后,京口便成了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但是本次课执教者只是提醒学生本词的题目是“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并板书。
之后学生讲述了自己了解的两则历史史实资料: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学生说完后发问:“历史中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主角是曹操和刘备,而本诗却以孙权为主要人物,为什么?”辛弃疾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引导: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 ,“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而今宋朝也只是占有东南半壁,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吗?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
针对“在词中最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只写了一半,为什么省略了后半句”这一问题,教师四两拨千斤地说:“省略了后半句是否影响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此时另有学生插入介绍辛词中借用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引《吴历》:曹兵伐吴,孙权率军抵抗。曹操见东吴舟船、器仗、军伍整肃,乃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刘琮)若豚犬耳。”这里,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曹操这句话,讲到这,其他同学可以联系起原文而领会到:“若豚犬耳”指的就是南宋皇帝赵扩。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教师引导:辛弃疾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此时教师板书:“讽刺,借古讽今 含蓄” 等词。
讨论论解决了学生的四个问题后,执教者为进一步加深对辛弃疾其人其词理解,抛出问题“舍我其谁,以天下为己任的词人曾经是一位英武军人,在其晚年僵卧病榻弥留之际,大呼杀敌数声而止,真是至死不忘恢复大业。‘杀敌 杀敌 杀敌’记录在辛弃疾的家谱中。你根据对本词的理解给它加上标点,说明理由并且表达出来。”学生已经充分理解辛弃疾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纷纷说明自己的意见,并声情并茂地朗读。例如有生认为应该是“杀敌!杀敌!!杀敌!!!”有生认为应是“杀敌?杀敌。杀敌!”有生认为是“杀敌……杀敌!杀敌!”
最后,师生在有感情的朗读声中结束本词的学习。
【教学反思】课已结束,但带给我的震动依然深刻。
(1)富有语文味的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生将书本知识遗忘后,还剩下什么样的素质。语文教育要给我们的学生留下什么呢?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发现书中的言语规律,通过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工具。这可谓是老话重提。
记得新一轮的课改轰轰烈烈,先进的理念取代传统的思想,僵化少了,弹性大了;教学新鲜了,课堂活跃了,各种新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各种新的教学,让人大开眼界。整合课程资源,语文课上把科学老师、数学老师请进来;丢开书本,粗读一遍课文,便大量引进相关的资料或历史或科学或地理,或文学或影视,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乱花已经迷人眼”,语文教学不像语文了,没有语文味了。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现在有许多人在呼吁真正的语文课,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观点。
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在逐渐理解、消化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现象。是啊,我们虽有《课程标准》,可我们的课程标准,严格说来是能力标准,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有教育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可他们也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语文应教什么,更多是在探究如何教;我们有专家教授的引领,可他们的理论高深莫测,令人难以把握;我们有《教学参考》的参考,可教参上的讲解与说明大都限于静态的分析,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教学内容方面的指导;唯一可以算作是内容标准的恐怕就是《语文中考纲要》了,……这样一来,从上到下,都没有给语文教学内容作出具体界定,而把这一艰巨的任务都“慷慨”地甩给了一线老师。于是,便有了如今语文教学内容“百花齐放”的现状。我们都明白,语文教学不能或缺内容,而且必须有一个充满语文味教学内容。但现实的窘迫又如此实实在在地摆在面前。如果说那些理论工作者,还可以进行学术讨论,还可以百家争鸣的话,但作为一线语文老师的我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我们几乎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因为我们要直接面对学生,要面对每一天的语文教学。也就说,我们必须也只能自己来界定教学内容。
太多高深的理论会晃花了我们的眼睛,我们没有时间或者说我们不会被允许等待所有的理论全部成熟后再给予实施,这是不可能的。有人提出这样的主张,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起码对一线的老师而言。为了使教学内容更为精当和对学生需要什么的诊断更为准确,无论是什么课文,教者都不妨读上几遍,读出一点自己的感受,在反复细心阅读文本的前提下,静静地想一想:我读出点什么?我觉得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能教给学生什么?学生有可能会在哪些地方理解有难处?哪些属于语文的范畴?这样教学会不会为他人做嫁衣?从而通过自己独特的思考,再来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如果这是正确的,我将努力地践行它。就像本堂课的教学着眼于词中的问句形式这一特定言语形式一样,上货真价实的语文课。
(2)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1)真正确立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首先应本着这种原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教了之后学生还是不懂的不教;学生不懂,但是教师稍加点拨他就能懂的,必须要教。然后对着文本考虑“哪些是学生懂的?哪些是教了学生也不懂的?哪些是不教不懂,教了就懂的”。其次要考虑班级,学生间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都会因为学生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甚至智力发展上的差异,使得整体和个体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及思维能力上都会存在差异,所以在内容的确定上不能一味模仿,名师教学内容的确定固然有他的特色,而他面对的学生也具特色,我们做不了他,而我们的学生也不是他们的学生。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应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学情,确定出切合学生,富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在多少年前就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他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经验之所以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就是确立了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教学,教学,应是先学后教,以学为主。
(2)了解学情,把准起点。
教学的起点在哪里?这是好多教师把握不准的。有相当多的教师教学往往从零起点开始,他们认为新知理应从零开始。可是他们偏偏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力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老师备课习惯于备教案、备教材、备教法,但却常常不备学生。“学情”如何备?可找好中差几位学生了解,可在班上普遍问询。其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是凭经验也该知晓学生的大致情况。只有把准了真实的学情,才能恰当地确立教学的起点。这也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己”为教情,“彼”为学情。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事实是我自己也经常没有做到这一点。做一个明智的人是多么不简单。
我很想自己具有高超的以学定教的本领,可是一走进教室,面对五花八门的教学问题,往往手足无措,缺乏方法,难以应对。于是乎就犯了自己最讨厌的错误。所以今后的我要在以下方面多学多看多实践,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1)向实践学习
古人讲“实践出真知”,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的有心人。每堂课都是自己的好老师,要善于琢磨,成功处思考成功的奥秘,失败处反思失败的原因。可把自己的课堂录音,利用空闲时间复听课堂录音琢磨优劣;可请领导同事走进自己的课堂,为自己把脉会诊,找到问题所在;也可每堂课后征询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学方法。俗话说留心处皆学问,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向书本学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书籍中凝聚了人类文明成果,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读哲学书,就是和智者交流;读文学书,就是仁者对话;读教育书,就是和灵魂工程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把我们的思想带到人类文化的高原,让我们思接千载、思通千古、视界辽阔,神清气爽。学愈博,而思愈广,厚积而薄发,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读一本书。我们批评学生时:为什么总是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时间是靠挤的?而自己就常常用没时间为借口。书是买的多,看的少,精心揣摩的更少。
(3)向名师学习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因为他们有高超的教学技艺,有巧妙的教学方法,有令人信服的教学成果。名师之名还在于他们对学生尊重,对学情了解,对学法明了。学习名师就是要学习他们永远把学生摆在第一位,目中有人,心中有情。他们是学生的好朋友、知心人。唯有你真正尊重学生,学生才可能跟你敞开心扉,结成忘年之交。学习名师就是要学习他们以学定教,因人而异,巧于点拨,善于启发。他们总能举重若轻,总能四两拨千斤,总能画龙点睛、举一反三。学习名师就是要学习他们虚怀若谷、谦虚谨慎、永不满足的人生境界。像这次教研员工作室活动请潘素文名师给我们做的讲座,就让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她的好学精神更让我感到无地自容。所以我将认真地力求上好语文课,做好本职工作,以此向她表示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