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语文八年级语文
《核舟记》教学设计2[人教版八年级上]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

梧桐学校:黄志宁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相关生字和文言实词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4、体会雕刻艺术的精妙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掌握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体会雕刻艺术的精妙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导读质疑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在第三单元学的都是现代说明文,还记得是哪一些课文吗?

生:《桥之美》、《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说“屏”》、《故宫博物院》

 

师:同学们的学习很认真,都记得很清楚。其实,在我国古代的文言文里面也有说明文,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一篇古代的文言说明文,看看它与现代说明文有哪一些异同?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72页,快速地浏览全文。

二、落实字词,小组互助

在课文中标出生字生词,小组互助,有不懂的地方查词典或问老师。

1、掌握下面的字词

罔不、贻、轩敞、糁、峨冠、髯、器皿、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诎、椎髻、啸呼、钩画、修狭

2、全班大声地朗读课文

三、区分异同,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现代说明文有哪些异同呀?(不强调标准,能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异同即可)

生:文言说明文的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但比较难懂,不像现代说明文的通俗浅显。

生:我觉得两者的立意都是相近的,都是为了说明某个事物或者事理。

生:它们都能够按某种说明顺序去谋篇布局。

师:刚才已经有好几个同学感受了它们的异同,可见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又有了提高。现在我们来看看它的题目。

四、破题入学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因此它的题目——《核舟记》也很有文言味道。如果我们用现代白话文把它翻译一下,应该怎么翻译呢?

生:记核舟

生:记王叔远的核舟

生:记王叔远送我的一件核舟

师:同学们的翻译题目也揭示了课文的主题,现在请同学们再浏览一下课文,然后告诉同桌你的所感所受(强调互动,把时间交给血色和那个)。

(时间充裕则分小组朗读,小组间比一比,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虽不是“精读课文”,但在同单元课文里的难度系数是最高的,因此要多花点时间)

 

 

第二课时:课文探究  深入理解

一、引导思考,发现质疑

师:说明文写作的说明顺序有哪一些呢?

生: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师:那《核舟记》的说明顺序——

生:空间顺序。

师: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空间顺序。

生:(课前认真预习的学生很快发现)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问题一:课文这样的说明顺序可不可以打乱调换一下,说一说你的看法。

1:我认为不可以,文章的写作有一定的章法,不是随意的,所以不能随意调换。

2:我认为这个说明顺序很好,很有条理,让人一目了然。

3:换换也可以,反正说的内容不会变。

师:可不可以换,刚才同学们已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的结构篇章安排有一定的规律,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文无定法。假如这篇文章换成你我来写,那文章的结构就不一定是这样的了(此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文无定法,写作有很大的自主性)。

问题2:文章在船舱——船头——船尾——船背分别安排了哪些雕刻内容?文末“通计一舟”共有几项内容,是否有遗漏?

1阐述在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的雕刻内容。

2:有十一项。

能否找出遗漏,考研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质疑能力。遗漏项(雕栏、横木、蒲葵扇)。

 

三、评价归纳

师:这证明了古人的一个说法——百密总有一疏,作者魏学洢在仔细地观察后,他的统计还是出了差错。古人还有一个说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我们今后读书也要像今天一样大胆地质疑,小心地求证。“通计一舟”应该有十四项内容,现在我们一块把它补充完整(通计一舟,为人五……把雕栏、横木、蒲葵扇加进去朗读)。

师:这么多的内容刻在一个什么样的桃核上?

1:首尾长约8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其长曾不盈寸。

师:这体现了什么?

1:“奇巧”,“技亦灵怪矣哉”。

 

四、训练迁移

师:在一个这么小的桃核上要雕刻出这么多这么精彩的内容来,我相信即使是用高科技也未必见得能超越王叔远所雕刻的核舟。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以自己的感受写一些你对这个核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