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在心田绽放
————在《紫藤萝瀑布》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案例
【案例背景】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在语文课堂上,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有着非凡的意义,从中能让他们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而语文学科的教材为此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育素材。
《紫藤萝瀑布》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它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触,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从色、形、态多方面描写一树盛开的紫藤罗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让人感受到它的繁茂与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初读这篇文章,我就为紫藤那旺盛的生命力所感动所折服,我想我也要把这感动与震撼传达给我的学生,珍视这紫藤围绕“生命”给我们所上的宝贵的一课。
【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 展示美丽画面,欣赏生命之美。
(在大屏幕出示牡丹、荷花、腊梅、紫藤萝花的滚动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更有着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这样导入,由形入神,抓住学生注意,赋予课堂以生命的活力。
二、感受生命之美,了解生命活力。
接下来我带学生入文,启发他们圈划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圈画出有关语句。学生他们很快就找到:
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这都激起学生的情感的鸣响。
然后让学生谈谈盛开的紫藤萝树给人的印象:富有强烈旺盛的生命力。
三、品读花开花零,感受生命永恒。
首先,围绕“富有强烈旺盛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抓住关键词句用心用情品读花开的壮观, 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
反复地诵读品味,在读中品、品中读,读出紫藤的旺盛生命力,如“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其次,当学生已感悟到紫藤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时,我将话锋一转问:
文中的紫藤一直这样富有强烈旺盛的生命力吗?请找出理由,并议一议作者为何这样写。在议论中学生结合课文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引导学生想想讲讲议议,在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认识,领悟生命主旨,并随时关注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闪光,随机教育。使他们不仅体会到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更深领悟到了“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喜极而泪的复杂而丰厚的情感,更为生命的可贵精神而感动。
四、师生互动交流,感悟生命真谛。
品析至此,我又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顺势向更深层次引导: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学生此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思维更发散,因而学生的发言也精彩纷逞:
(1)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一朵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
(3)生命,如果跟顽强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4)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5)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6)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
五、拓展生命故事,启迪生命意义。
接下来我从文本拓展出去,让学生交流讲述古今中外人物精彩的生命故事,在讲一讲、议一议中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六、畅写生命之美,升华生命认识。
语文学习就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这是我们品析感悟的出发点,也是深化认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归结点和体现的落脚点。为此我在本课教学最后让学生完成写作迁移训练,从而升华生命认识,提高语言能力,可谓写中达。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后作业:
选择你最熟悉最有体会的一种花草。要求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比喻,展开联想,并由外表深入到本质,由物及人,以物喻理,挖掘其中的深刻含义,由此感悟生命的哲理。
等学生作文完成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习作中不乏文质兼美的精彩之作,他们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对可敬可爱生命的赞美喜爱之情,讴歌可贵的生命精神,把学习本课所得所悟以更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成效与反思】
一篇《紫藤萝瀑布》教学结束了,而我相信它在我们师生心中引发的关于生命及其意义、价值的思考与回味是悠长的。
1、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学生尽管年纪小,但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在“知识”与“生命”理解上,应明确:知识是手段,生命发展才是目的,掌握知识是为学生生命的发展服务的。本课中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美好,那溢于言表的激动仍历历在目。
2、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语文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义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作家,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使学生受到启迪,懂得人生的意义。
3、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以生命为主题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现有教材。要引导学生在欣赏经典作品、体味先哲圣贤生命情感、走进他们生命世界的同时,引领学生多层次地认识生命之本质、探求生命之意义、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最终实现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4、在以生命为主题的语文教材中,教师应在文本、老师和学生之间起桥梁作用。要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与作者进行生命的交流,在阅读过程中与作家的思想进行对话,通过作家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潜移默化地健全个性,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将文章蕴含的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充分挖掘出来从而其中的生命意识,把文中的人生哲理、价值观念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能体味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真谛,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5、在以生命为主题的语文教材中渗透生命教育,关键是渗透。生命教育要融于语言文字的诵读、品味、感悟、写作之中,要贯穿在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训练之中,要体现在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之中。这是一种心系学生未来的真教育,它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最后,让我们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旋律,奏出最美的生命教育乐章。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绽开美丽的生命之花的一缕阳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