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方法:流利地背诵课文,明确“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和“为、语、恃、逮、怠、屏、迄”的意思。
能力与过程:认识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立志学习的道理,不宜从体裁特点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教学关键
认识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
教学方法
以导读为主兼用讨论法、自我发现法
教具
白板课件、投影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 导语
同学们步入学校的大门已近七、八个年头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谈一谈学习知识时的感受,特别是升入中学以来在求知过程中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很好,每个人接受新知识都要有一个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过程,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过渡呢?用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训来说,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家作品情况(见文下注解)并解题《为学》
①本文选自《 》,原题目是《 》作者 , 朝文学家。
②为学含义 。
为——做 学——学问。
2.教师范读文章,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准下列读音;并掌握其意思
速 怠 迄 屏 鄙 恃 钵 语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对照课后注释翻译文章,以段为单位,每个学生讲一段,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出示投影,将重点词句及难句对学生再次进行训练。(亦——也,逮——及,赶得上,怠——懒散,迄——等到,屏——摒,常——常规,语——对……说,钵——和尚用的碗,之——到……去,恃——凭借,犹——仍然,还,鄙——边境)
(四)总结、扩展
初读文言文,同学们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读准字音,注意文言实词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 《伴你学》基础题
(六)板书设计
亦——也,逮——及,赶得上,怠——懒散,迄——等到,屏——摒,常——常规,语——对……说,钵——和尚用的碗,之——到……去,恃——凭借,犹——仍然,还,鄙——边境
反思:
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多读,采用个人读,小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充分熟练课文,很多学生可以投入到其中,但仍有个别爱偷懒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着重检查会更好些。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朗读背诵。
(-)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运用,及在语气上的特点,理解文言中常用的语气词“乎,矣,也,
焉,哉”所表达的语气。
2.理解文章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二)整体感知
1.复习文学常识。
2、检查学生对重点词语及重点句的掌握情况,复习巩固。
3.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请一位学生把“蜀之僧去南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巩固文言基础知识(订正课后练习二,并出示投影,请学生把下列这些词语译成现
代汉语)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②以告富者
③富者有惭色 ④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2.语言特色
学生朗读第一段,并分析排比句的艺术效果。
(第一个设问句开篇泛论天下事之难易,关键在“为”,第二个设问句进而引申论述“人之为学”。由概括到具体,使论述的道理逐步深人,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朗读第三自然段,有钱的和尚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语气有何不同?(第一次属于通常发问,第二次是以蔑视的语气出现的,在富和尚看来,穷和尚只凭一瓶一钵前往南海,是不可思议的,“我”(富和尚)尚未成功,“你”(穷)岂不是痴人说梦。)
语气词 乎、哉——疑问,也、焉——判断,矣——陈述
3.把握文章主旨
提问,两个和尚同时面对着困难,“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是何道理?
(贫僧立志而行,在困难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为,而富和尚只强调客观条件,不立志而行。)
4.请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另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因为有决心而成功的,没有决心而失
败的。”(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
(四)总结、扩展
蜀鄙之僧尚知“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学过本课后能有所启迪。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背诵默写《为学》。
选做题:翻译全文。
(六)板书设计
为——成
不为——败
事在人为
调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教师及时做出评定。如果学生答出了难易间的转化条件,那么教师顺势提出“我们学习是否也存在难易之别、相互转化的可能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
区分“为”的读音
“语”的读音与意义。
视学生程度,好的班级细讲,差点的班级粗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