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词要注意搭配。
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有一定的规律和习惯的。违反它的规律和习惯,就会造成搭配不当。搭配不当的词语或句子,有的在意义上讲不通,有的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说话、作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的合理搭配,不能违反语言规律和语言习惯。
怎样才能做到词语搭配恰当呢?
首先要掌握词语搭配的几种基本形式。在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中出现的词语搭配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种:(详见《词语搭配训练表》)
要掌握好词语搭配的规律,就要经常进行练习。
想一想,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 )的阳光( )的春雨( )的天空
( )的大雾( )的云彩( )的白雪
( )的星星( )的寒风
( )的月亮( )的露珠
②( )的河水( )的大树( )的湖水
( )的枫树( )的泉水( )的杨树
( )的流水( )的柳树( )的海水
( )的松树
③( )的面容( )的眼睛( )的目光
( )的眉毛( )的神态( )的鼻子
( )的笑容( )的嘴唇( )的声音
( )的面孔
④洁白的( )圆圆的( )鲜红的( )
胖胖的( )嫩绿的( )高高的( )
湛蓝的( )矮矮的( )金黄的( )
瘦瘦的( )
⑤亲切地( )踏实地( )和蔼地( )
刻苦地( )耐心地( )辛勤地( )
欢乐地( )艰难地( )悲伤地( )
殷切地( )
⑥从容不迫地( )争先恐后地( )
全神贯注地( )你追我赶地( )
精神抖擞地( )马不停蹄地( )
不慌不忙地( )披星戴月地( )
情不自禁地( )摩拳擦掌地( )
词语搭配,除了注意结构规律外,还要看看词与词的搭配在意义上是不是讲得通,如果不通,就是病句,要进行修改。
例如下面例句:
(1)王医生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安全。
(2)忽然,雷声、闪电和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
上述两例中带点的词语的搭配都是在意义上讲不通,都是病句。
例1中的“挽救”不能和“安全”搭配,怎么能“挽救安全”呢?“挽救”的只能是“垂危病人”或“垂危病人的生命”。
例2中的“倾泻”在意义上只能与“瓢泼大雨”相配合,而“雷声”、“闪电”不能“倾泻”。因此,应改为“忽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这样,句子就通了。
词语搭配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要看是不是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说“一个人”、“一本书”、“一口井”、“一只羊”、“一头牛”等等,这些量词与中心词的搭配比较习惯,是人们通用的习惯语言。如果不按照这些习惯,把“一本书”说成“一口书”,把“一个人”说成“一头人”,就成了笑话了。同样,我们习惯于说“人老”了,“岁数大”了,而不会说“年龄老”了,“岁数老”了。“年龄”“岁数”习惯上是跟“大”配合。“年龄大了”,“岁数大了”这些习惯了的词语,如果搭配错了,意义上也许讲得通,可是听起来,显得生硬、别扭、不顺耳,因为违反了人们说话的语言习惯。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或地方领域中已形成的语言习惯,不要随便改变。
想一想,练一练:
(1)读句子,把搭配不当的词用“——”标出来,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①学校里产生了流行性感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教室前面是一个庞大的操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会场的秩序,要靠大家共同来爱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路灯如同颗颗明珠,把美丽的湘江点缀得婀娜多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言习惯,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①一( )米 一( )伞一( )饭
一( )书一( )油 一( )灯
一( )菜 一( )床一( )盐
一( )被
②一( )心情 一( )影片一( )心意
一( )影院一( )心眼一( )影票
一( )心愿一( )影评一( )心思
一( )影星
③哭了一( )吓了一( )笑了一( )
瞪了一( )骂了一( )切了一( )
说了一( )咬了一( )唱了一( )
推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