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语文六年级语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感受到高尚情操作与趣味的熏陶。”《秋天的怀念》一课语言通俗,但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真挚。根据课文特点,设计“在速度上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有感情朗读中,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设计特色]
体味情感,以情激情。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己能力。(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2)要懂得热爱生活。
[重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抓住细节描写来体悟母爱
[难点]
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扣题探读、激情导入
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内容,如:作者在秋天怀念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爱”。
让学生带着以上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文,边读边在书上标标画画,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做上批注。
三、课文,深层感悟母爱的伟大。
1、师:母爱是伟大的,从课文中哪些句子中能体现出来呢?
(这个环节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主动性让学生去找、让学生去读、从读中感受)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注视着我的动静”;“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2)“‘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饲养的那些花都死了。”
(3)“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4)“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5)、当听说我愿意去北海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不停地絮絮叨叨的说……
(6)、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此句也是重点,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应重点朗读,读出情感)
2、 指导赏菊部分的学习
(1) 组织讨论:母亲非要让儿子去看菊花,究竟有何用意?
(2) 补充作者近期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好好儿活”的内含。指导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3)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带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再读这句话。
3、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理解题目。
这篇课文写的是母亲,赞扬的是伟大的母爱,为什么题目不是“我的母亲”而是“秋天的怀念”?
四.总结全文、回扣中心、拓展思考。
1.这篇课文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体现母爱的伟大。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吗?可不可以通过一两件事来说一说。
2.你打算如何回报父母?
3.教师归纳小结
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可替代的感情,请大家永远记住一句话;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
有一种人一生一世值得你去爱——母亲1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明显了五种意识:
学生意识。 始终把学生当做学习主体,因学而导,顺学而教,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生的未知,而不是教学生的已知。
学法意识。我在这节课上,不仅仅教会了学生知识,更多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习,如速读课文时画出最感动的语句,并写上批注等。
习惯意识。这节几乎时时处处都在培养学生的习惯,说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等。
鼓励意识。这节课我一直在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意见。
资源意识。这节课上注意整合利用课程资源:无痕引入古诗《游子吟》,使语文学习前后衔接。
但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课文的内含挖掘不够深刻,作为老师不仅要注重揭示课文的寓意,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和心灵健康培育。这些都是对课文内含的深度挖掘。而新教材给们提供的资源是多方面的,不仅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我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对教材的“熏陶”因素挖掘不深,没有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起来,没有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