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学习“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等新词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感受德国街头花团锦簇的美景,为领悟文章内涵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一读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请你找出题目中的一对反义词(自己——别人)
这自己指的是谁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去好好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关注这些词语:
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把把课文都统读顺。
二、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字词学习
出示相关词语(见上)
这些词语哪些你已经会了?(指生介绍字音、字型、词义)
强调“脊”的笔顺(板演-范写)、“脊梁”的读音(轻声)、“锦”、“暇”的偏旁(找形近字)、“嫣”字型(范写)
字义:教学“脊梁”时回文理解书中是“花的脊梁”指的是花的背面,并朗读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读正确读通顺)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结合图片理解。
山阴道上:讲解出处(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的哪句话中?(“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如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如:好像,入:进入 如如山阴道上:仿佛走进了上阴道上。
课文中的山阴道指的是(繁花似锦的德国街道)
走在花团锦簇的德国街头就如同进入了山阴道上,指导读这句话(正确流利)
四、通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了生字新词,也练习读了难读的句子,相信现在读起课文来,大家肯定更加得心应手了,谁第一个来读?(分自然段朗读)
五、理解“自己”,二读课题
大家读得很好,现在谁能来告诉我,这自己指的是谁?(德国人)
此刻,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读课题
六、品读文字,体悟美景
德国人把自己的花让给别人看,形成了怎样一番景色呢?
默读,找出相关语段划下来,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自由朗读
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象交流:花多,花美)
请你把这种美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指读,推荐读,竞赛读)
教师配乐范读
让我们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再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这段话(齐读)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这是一道多么奇丽的风景,这同样是刻在作者季羡林先生脑海中那一抹永远挥之不去的美丽的回忆。在她离开德国的几十年间,这幅画面其实一直未变。我们再一起读(齐读)
今天,作者再次来到德国,他严重出现的是怎样一道风景呢?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指读,齐读)
是啊,作者又看到了窗口上那一簇簇久违的鲜花,又找到了那一抹难忘的回忆,记忆中那幅美丽的画面再次重现,再齐读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七、三读课题,课末留情
四五十年前如此,四五十年间如此,四五十年后这美景依旧未变,这一起都是因为(三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结课:无论时光推移,无论世事变迁,“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习惯在德国人心中一直没有改变。是什么促使德国人又了这样的习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包含着怎样更为深刻的内涵,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