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
《猴王出世》学案及反思
学习目标的确立和课标依据
课标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1.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解读:
1、“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可以理解为也能利用书下的注释进行理解,“能初步理解、鉴定文学作品,”可以理解为了解文章大意,了解作者意图。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其中,“正确”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调等;“流利”的朗读,可以分解为读的连贯即不指读,不词化,读出速度即不唱读,不拖音;“有感情”的朗读,所指内容很丰富,因为感情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都落实到语气的变化,即读出语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第二部分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第三部分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首先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其次他更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作者巧妙地将他的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学生通过以往经验积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让学生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有对之前的《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猴王出世》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感悟语言的魅力:排比 等。
4. 默读、浏览,能够在2分钟内完成。
教学预设流程: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你们谁看过电视《西游记》?你最喜欢那一集?(出示课件_电视剪辑,帮助回忆故事情节) 你最喜欢谁?
自学质疑 2分钟
导语:我们喜欢的电视都是从古代白话文小说里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章节_猴王出世(板书)。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麽?
探究解疑 8分钟
二、初读课文,读通语句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生生交流。
2.交流自学情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预设:
名曰:名字叫作。(渗透学法指导,结合以往学文言文的经验)
石窍:石头边隙。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
教师提示学生:
古代白话文,有些句子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即可。
三、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同学们,读书有多种方法:朗读 、默读、 浏览 。你想尽快的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那种读书方法好。
预设:默读
(默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不仅速度快,而且便于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在2分钟之内完成。)
交流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引领。
2、预设:
①明白了石猴是从哪里来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②懂得了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3、检测
四、品读课文,细节中感悟“猴王”形象
1. 明白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过程,你对这个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吗?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悟空的认识,活泼可爱、无私无畏、敢作敢为等)
学生自由板书:预设 活泼 勇敢 顽皮
2.再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些个性、品质特点?
生生交流
指导朗读
(1)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读到这里,联系你平时在电视中看到的孙悟空,说一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相关语句。
(2)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通过石猴的语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
反馈测疑 10分钟
1. 大圣邀我同游花果山.(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向伙伴讲讲见闻吧。(复述课文。 )
出示课件
练习:
1. 把下面两个片断多读几遍,用自已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神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
2.你认为石猴能成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给你机会,你是乐意做美猴王还是只做众猴中的一员,请畅谈你的想法。
拓展生疑 5分钟
出示课件
《西游记》中国古典神话小说,是一部规模宏伟、结构完整、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社会矛盾的巨著,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全书共一百回,分为三部分:一至七回写孙悟空花果山称王和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写取经的缘由和唐僧的身世;十三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所经历的八十一难。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这部带有童话色彩的神话小说,重点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大胆的、富有反抗性的神话英雄形象,他敢于反抗天宫、地府的统治者,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他的言行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寄托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理想。
小结:因为明代的吴承恩撰写下了《西游记》,才有我们今天百看不厌的电视剧。可是书中的许多章节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都没有看到,你想知道他们师徒的全部故事吗?请大家课下阅读《西游记》这本书。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读一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及其他古典名著。
希望同学们有一个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写批注,也可以在日记本上写出读后的感受。
课堂检测:
我会填
本文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 ),作者是( )代的( )。小说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主要人物有( )( )( )( )( )等。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原因是( )。
教学反思:
我本节课较成功的地方是设计意图基本达成。
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着重学法指导。
导入环节: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扎实地落实了口语训练。
课题质疑、自学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总结理解难句、 难词的方法。
探究解疑: 探究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总结品悟句子的方法。
复述课文:凸显五年级语文训练重点。
摘记个性语言。注重语言的积累。
拓展延伸: 向学生推荐四大名著,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不足之处:
1. 学生自己上台写猴王悟空的性格特点时板书太乱,不够美观。
2. 好句只做了积累,没时间背诵,众所周知,背诵好句子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3. 讨论、交流还不够充分。
4. 在大圣邀我同游花果山时,学生很兴奋,应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都参与说或出示简短的花果山美景的视频掀起对古文学习的高潮。但我并没有给予关注,致使这一瞬间的生成。稍纵即逝了。很可惜。这也是本次优质课上最大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