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这是一篇四年级的课文,《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在阅读方面提出的要求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片段一的教学就是围绕这一要求进行了阅读教学。老师抓住“浸”字,让学生感受桂花香,轻松突破难点。老师先让学生说出“浸”有“浸泡”、“沉浸”的意思,浸是三点水,浸在水里能感受到,浸在香气中就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更真切了”。接着用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桂花的香气:“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它的香味,房前、屋后;白天干活,晚上睡觉,香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样,孩子对桂花的香感受就更深入了。
《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中年级的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看片段二的教学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读,接触范文,仔细揣摩,反复体味,内心融入。当学生了解了文本内容后,薛老师随即抓住语言表达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再次朗读表达桂花香味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来表达桂花的香味的?学生找到其中一处是用诗句来表达的,于是,先让学生仿照句子写句子: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还是故乡的( )。学生写作后,让学生交流,挑选部分写到黑板上,然后他又在每句后加上分号,形成了一首别有韵味的小诗,并取题为《乡愁》。教师充分利用文本,给了学生最好的范例,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指导言语实践的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表达,增强了学生习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