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语文四年级语文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评析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教材评析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的文章主要反映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指导学生在欣赏景色绚丽、光彩夺目的美景的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以提高观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就三篇讲读课而言,第一篇《长城》突出了观察的顺序性;第二篇《燕子》突出了观察的“点”的细致性;第三篇《词两首》则是一种新的表现体式。
下面分别就《长城》和《燕子》两篇文章作简要分析。

1、长城
《长城》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中要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看图时重在训练学生观察图画上有哪些景物,分清主要的景物与次要的景物,继续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会边看景物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学文打好基础。学文时,应重点训练:学习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描绘图上的景物的,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两幅图。第一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 ;第二段具体介绍长城,突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这两部分内容书中配以两幅图来帮助学生感知,第一幅图是长城的概貌,学文前指导学生看图,对长城的长和雄伟壮观有初步的了解。第二幅图的观察点由远及近移到了长城上,通过看图学生会观察到长城的构造,教学时,在引导看图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第三段是讲看到长城而展开的联想。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下面就第二课时简述一下教学思路。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理解长城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的作用,应到学生观察的角度,创设情景、体验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长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
4、重点、难点分析:理解长城的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教学准备:可让学生多搜索一些有关长城的图片,充分利用创设情景。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师导入,简介长城(或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二)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同时放映图片,提出问题---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长城的?
1、学习第一段:远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长而壮观。
(1)指读课文,参照幻灯片思考并回答,远看长城它是什么样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①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理解词义“崇山峻岭”崇,高。峻,陡。山高而陡,形容长城所处的地理环境险要。说明了长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蜿蜒,像蛇爬行的样子。盘旋,回绕曲折。长而曲折地延伸。在这里用来形容长城的样子。因为它是建筑在崇山峻岭之间的,是依着山势修建的,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雄伟气势。)
②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是长城的终点,“一万三千多里”这一具体数字突出了长城的长。)
(2)除了书中的简短介绍,你还了解了哪些资料来描写长城的 “长”和长城的“壮观”?
(3)指导朗读 读出长城的“长”,长城的“壮观”
2、学习第二段:再次观察长城近景图,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在课文中找一找与插图相关的语句,在书上勾画出来,可讨论交流后回答。在读一读课文又是怎样具体介绍的?
(第二段共六句,第一句写作者在近处看长城,第二句总述长城高大坚固,第三句写城墙顶上的平和宽,第四句写城墙外沿,着重讲了垛口及它上面的设置。第五六句介绍了城台,并讲了在打仗时城台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1)本段主要写了长城的什么特点?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特点。
(2)具体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和结构的合理。
①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一条有两三千斤重)和城砖。
②城墙顶上:很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③城墙外沿的垛子:有瞭望口、射口。出示幻灯片
④城台:每隔三百米多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消息。
(使学生认识到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3)自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图想象,“条石”的重量;“城砖的巨大”“城墙顶上的平整和宽阔。”和古战争的场面。体会长城的构思巧妙
(4)齐读第二段课文再次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教师可适当指导朗读课文,(如:对朗读课文中的数字部分一定要把数字读准、读清。)
3、学习第三段---在教学中,突出几处词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突破难点。
(1)前两个自然段都是作者看到的实景。而第三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这一段共有四句话,学生默读这四句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作用。
出示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提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脚下的条石”简练地承接了上文,“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过渡到下文。要重点体会“站在”、“踏着”、“扶着”、“想起”这四个动词的作用,体会作者亲眼看到长城,亲身感受到它的伟大,就必然会想起创造这伟大奇迹的古代劳动人民来。这是作者触景生情而自然展开的联想。)
出示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提示:“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为什么呢?因为: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④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2)齐读第3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第四段:通过展示长城风光图片,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成教学目标。
(1)齐读课文第四段,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因为无论从长城的规模、构造、设置,还是从它所显示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都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试将这句话改成反问句,读一读,体会这段表达了作者对长城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板书设计
 


2、燕子
《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中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魅力。文章以燕子为引导,通过它的外形、从哪里、飞那里、停哪里为顺序把燕子的可爱与春天的勃勃生机呈现在学生眼前。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些燕子活泼机灵的样子。第二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是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河面上飞行,这是动的描写。第四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这是静的描写。下面就第二课时简述一下教学思路。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小燕子》,全体同学跟着哼唱。
(二)、图文结合,体会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1、自由说说对小燕子的了解。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3、出示句子:对比读,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点)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4、请大家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并找一找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凑”体现小燕子活泼可爱,十分伶俐惟妙惟肖。从而表达出作者十分喜爱燕子,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比较句子
  才下过几阵雨,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千万条”、“才舒展开”“青”、“绿”、“各色鲜艳”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说明数量多、颜色美、新芽的可爱。)     “赶集似的聚拢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光彩夺目”(是春天的真实写照,表现了整体的特点)
  (4)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情感去读句子。
  (四)、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
     1、教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自由读文,反复吟咏体会。
     (1)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
     (2)用"•"标出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想作者用得好吗?
     (3)读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逐题反馈,欣赏佳句。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你又体会到什么?
   (五)、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静态的美。领会作者的意图。
    1、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
    2、抓住重点词:
     "落"--写出了小燕子的轻盈、迅速。 
     "痕"--使得细线更具美感,远望去就像什么从天上飞过留下的痕迹。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良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句子更加的生动形象,作者把燕子比作符,把电线比作五线谱,更具体地写出了远看燕子、电线的特点。
      含义深刻的句子。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正等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天的赞歌"是指赞颂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生机勃过的歌曲。这句话以想象点明全文中心,即借描绘小燕子,赞美像征生机、活力的春天,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1、总结文章的内容。
    2、教师归纳总结。
     (1)点面结合。--通过小燕子这个“点”,把春天的这个“面”的美丽景色表现出来
     (2)动静结合。
     (3)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动词运用准确。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的三篇讲读文章,《再见了,亲人》和《丰碑》讲述了几个动人的故事;《少年闰土》向我们介绍了“新朋友闰土”。每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使学生从课文中迅速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这一单元培养的重要能力项目。阅读有一定的速度,不是让学生漫不经心的浏览,而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有创造的理解过程。讲究速度的基本要求是“把握大意”。
就此三篇文章来说,《再见了,亲人》应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其以祈使句始、以反问句终的叙事形式的反复运用,最终把文章的思想感情推上高峰;《少年闰土》则应要学生抓住有关形象描写的语句,通过对形象的理解明确文章的情感体现;《丰碑》需要提示学生在阅读中抓住题目,有题目入手,从文章的层层铺垫中体会文章的所要表达思想感情
下面就《再见了,亲人》、《少年闰土》和《丰碑》作简要分析
5、再见了亲人
本文是一篇以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为内容,展现了中朝人民的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文章从几个重点人物入手,分别展现出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个代表人物,刻画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话别时的动人场面。尤以突出的文章的写作手法:以祈使句开头,以反问句收尾多种句式交替使用,通篇以第二人称 “您”,“你”的表达方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话别时的动人场面。使文章情感波澜起伏,是一篇进行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文章。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才却多种形式在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多度、善度、带着感情度,反复体会语句的意义和情感味道,做到“披文以入情”。下面就第二课时简述一下教学思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过程与方法:可组织相关背景影片的欣赏,课前收集资料,抓住重点语句的朗读,体会文章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引导学生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重点、难点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说说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抓住题眼,带领学生深入体会)
(二)读书思考: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位亲人?志愿军回忆了哪些往事?
(三)深入解读,理解含义。找出并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划出重点语句。
2、大家讨论,谈自己是从哪句话、哪个重点词语体会到“亲人”这一含义的。
3、投影出示重点句:(1)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①读这句话;②说说什么叫“雪中送炭”?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③朗读,体会其中感情。
4、指名朗读文章,找出大娘还为志愿军作了哪些事,体会感情。
5、总结学法:①默读,划句子;②谈体会;③投影分析重点句;④朗读,体会。
6、按刚才学法学习第2自然段。
投影出示的重点句是:(2)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什么叫“噩耗”、“同归于尽”?“同归于尽”说明了什么?)
7、按刚才学法学习第3自然段。
投影出示的重点句是:(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指什么?(失去双腿,永远残疾。)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反问。)
(四)饱含激情学习第二部分(以读代讲)
  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到祖国,此时此刻,志愿军会说些什么?(齐读第二部分)
再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五)反馈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告别时的感人情景,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重点选择了志愿军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别时的情景来写的。
2、课文中写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告别时,主要追述了两件事,一件是_____________,另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少年闰土
文章通过“我”的会议,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的、聪明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反映了“我”他儿时有过的短暂而真挚的友谊,表达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用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人物外貌及言行的描写来反应人物的特点。教学中抓住“忆---盼---见---佩---思”这一线索,把文章分为五段,重点在第四段。培养学生在阅读中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培养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捕捉作者思想变化的脉搏,理解其中的思想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引出课题 ,提出问题读文章。“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外貌如何?我们之间有哪些事?
他和“我”是什么关系?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这也是写人物文章的一般方法)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健康 可爱
   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学生按先后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师生评论,板书: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跳鱼儿
一、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4)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深。(5)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作者的印象也很深。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适时板书:聪明 勇敢
  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间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听、捏、走、看、刺
 二、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适时板书:见识广 扫、支、撒、拉
 三、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体会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四、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读读。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引导学生体会出作者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④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而云闰土则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生活经历的羡慕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地位和环境的不满,流露出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八、小结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8、丰碑
课文是以红军长征为背景 ,记叙了一位军需处长因衣服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文章的标题是深入理解课文意义的钥匙,由理解课题入手,通过文章对将军和军需处长神态的对比描写和以将军思想感情为线索的侧面描写,用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在课文的层层铺垫下,将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推向高潮,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含义。
指导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第二段(第2自然段):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第三段(3~13自然段):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第四段(14自然段):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练习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能力,学习作者有主次的安排材料表达主要意思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可组织相关背景影片的欣赏,课前收集资料,抓住重点语句的朗读,体会文章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主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通过动作、神态、穿着感受主人公的崇高精神。体会丰碑的含义。
一、 导入新课
(一)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师描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碑”是一种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志的石头所说的“丰碑”意思是高大的石碑。我们这课所说的“丰碑”是一块高大的石头吗?是什么呢?学生围绕对课题质疑,读课文。
(二)、学生对课文充分质疑。
学生大致有以下三个大问题不明白:
1、将军为何向军需处长敬军礼?
2、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为何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那还会属于谁呢?”
学习第一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告诉我们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学生大致说出类似“冰天雪地”、“艰难”的词即可。请同学们轻声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冰天雪地”的词句,说出自己是怎样理解的。--抓住“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一个大冰坨。”和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说明天气不仅非常寒冷,而且十分恶劣,使得队伍行军极端困难。为下一步体会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打下基础。
(三)学习第二段。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这句话,说明将军关心爱护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可以讨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讲解将军把马让给重伤员是说明将军关心爱护士兵,这种讲解可以渗透军需处长也是关心爱护士兵,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士兵自己才被冻死,这一点对分析为何称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有帮助。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接着连用四个“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吃不上饭。冰雪封山,没有烧饭的柴火,没法做饭。带的粮食路上吃完了,又不可能找到野菜和野果。
第二种“可能”是睡雪窝。茫茫风雪路,脚下一走一滑,一天不可能走出雪山,过夜是自然而然的事。战士们又累又饿,一停下来,马上就会睡着。连棉衣都很缺乏的情况下,上哪儿去弄棉被呢?只好睡在雪窝里。
第三种“可能”是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以稍加计算:每天走10小时,每天走100里,每分钟得走80多米的风雪山路,实际上,不止一百里,还要加几十里,我们可以体会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之难。
第四种“可能”是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红军在长征路上,一直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还有飞机轰炸,敌人的追兵随时都可能到来。)
是的。这支队伍在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可能存在。无论哪一种可能存在。无论哪一种可能都足以摧毁我们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更何况是几种“可能”一齐出现呢!在这种情况下,将军不得不考虑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正在将军凝神思索时,发生了一件事。
(四)学习第三段。
前面队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一名同学读3~6自然段后回答。
(有人冻死了,队伍放慢了前进的速度。)
将军看到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马上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因为在冰天雪地里,战士们又累又饿,如果忽然停下来,很容易被冻死。此处要给学生介绍清楚,否则,学生不明白军长为什么要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冻僵的军需处长什么样?请大家画出他的动作、神态、穿着(用不同符号),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可以小组讨论。
(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这“倚靠”、“坐”说明老战士实在没有一点力气再往前走了;坐着的样子是“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说明已经冻僵不短的时间了;但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还拿着旱烟,说明老战士对死亡是早已预料到的。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死亡,他身上“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他的衣服穿得又少又破,并且“紧紧地”“贴”在身上,一定是感到非常寒冷,很显然是被冻死的。将军看到这里立刻明白了这名老战士冻死的原因,但又如此安详的神态,充分体现了军需处长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学生在分析时,只要抓住几个重点词说说自己的理解就行了,不够周到和不够深刻的地方,老师可以及时提醒或指导。
这段中有3层意思:动作、神态、穿着,可让学生看图练习,朗读背诵。
将军看到这里,“脸色”“严峻”,嘴角的肌肉“抽动”,此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同时也是气愤的。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第8~11自然段,体会军长的感情。
军长的话声音要大,他的话要重读,体现他发怒的样子和急切的心情;小声说话的人的语句声音要轻、速度稍慢。
当军长知道了他就是军需处长时,有什么表现呢?
请同学们通过重读句、重点词体会。

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请同学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当将军知道了这人就是军需处长时,他“愣住了”。这句话描写的是将军的神态。说明将军一下子感到很意外,原来这位没有穿上棉衣而被冰雪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原来这位军需处长将棉衣都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己却只穿着一身破旧单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说明将军面对这样一位克尽职守、舍己为人的冻僵的军需处长,心情很不平静,不愿意离开。
“眼睛湿润了”,说明将军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时,也为军需处长的牺牲而十分伤心。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表明他尽力地压制住内心的悲伤和激动。
“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是对将军动作的描写。“缓缓地”,表明将军内心很沉痛,动作很庄重。“敬了一个军礼”,表明将军对这位军需处长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而“跟云中山化为一体”这句话,既写出将军对军需处长那如山般伟岸的精神。)
学生能够理解“愣住了”和“敬军礼”更好,如不能理解,老师应适当地点拨,能让学生体会到将军的感情,将军对军需处长的感情代表了活着的广大战士对军需处长的感情,也正是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应有的感情。这句话应让学生多读,有语气有感情地读,先体会军长对军需处长的感情,再读出自己的感情。只有学生自己动了情,这篇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文章的作用才会发挥得好,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边分析一边朗读,在读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背诵。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从样子上看,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光亮透明,坐着的样子的确像一座晶莹的碑。深一层意思是,军需处长那克己奉公、舍己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同时练习背诵。
(五)学习第四段。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和笔墨,重点写了军需处长被风雪冻死在雪地里的情形,深深地感动了我们。那座晶莹的丰碑,永远竖立在战士们的心里,它对这支队伍起到什么作用呢?(出示投影片)
(“那声音”指的是上一句所说的“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这样的脚步声说明战士们既为军需处长的死感到悲痛,又为他的精神所鼓舞。他的精神就是一心为公、舍己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这种意志,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文章用了反问的语气,更加肯定地说明胜利一定属于红军队伍。)


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补充和说明,并指导学生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七)分析中心,弄清详略。
长征途中,红军某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而自己却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同学们都很清楚了,围绕着描写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课文有些地方写得详,有些地方写得略,用以突出这个中心。你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是详写,哪些地方是略写吗?
(第一、二、四段是略写,第三段是详写,它既感动人心,又让人体味到故事的内涵。)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