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重视 实验教学 能力
高中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设计、思维、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学生实验的关系,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笔者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备好实验课,提高生物实验课的质量
生物实验和化学实验有很大的区别,它的材料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限制,有些生理实验需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由为重要。生物实验的教学准备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制定周密的实验教学计划。
新教材中有些实验材料与季节有关,教师应提前制定好每学期实验材料的采集、购买和培养计划,以保证有计划、适时地采集好、培养好实验材料,保证生物实验能按计划保质保量的开设。
2、.适时地准备好实验材料。
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用替代材料,如上《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在本地找不到课本提供的黑藻叶和紫色洋葱,我就用学校花圃中的紫色鸭跖草雄蕊的花丝表皮毛替代黑藻叶,用紫色鸭跖草下表皮叶替代紫色洋葱的表皮,同样可以达到实验效果,由于实验材料都是学生自己采集的,这样学生实验兴趣大大提高了,也让学生感到生物确实和生活联系紧密,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只要处处留心,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适合的替代品。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有些不宜采集到,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个人的时间或精力有限制造成实验材料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其获得一些有关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感性知识。
3、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
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的细致,尽可能设置“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探索淀粉酶和蔗糖的作用》中,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从唾液中取淀粉酶,用商店中的白糖替代蔗糖,但在实验中发现有淀粉酶和蔗糖也有砖红色沉淀出现,这时我及时提出“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为什么要把两试管放在37.5℃水温中5分钟等,另外,不能单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档,以提高教学效率。
4、实验中的失败关键。
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动作如何,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我都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几遍,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作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能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如“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教师在实验前应对学生强调淀粉糊和唾液混合后的“振荡”是关键,振荡不充分。经37℃水浴后滴碘液,只要在一振荡,试管底部的淀粉会与碘结合,试管中仍出现蓝色,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有些实验还要设法做好示范样品,供学生对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教师的示范操作拍录下来,上课时放给学生看,辅助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要领,从而提高实验操作课的质量。
二、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虽然生物教材中演示实验较少,我在教学中做好每个这些实验。如:在《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教学中,我认真做好渗透作用演示实验,并做了改进:剪取一猪肠衣作为半透膜,包在长颈漏斗的口上,用橡皮筋扎紧,然后在漏斗颈上套一段乳胶管(约3~4 cm长),将漏斗口朝下平放在桌面上,用吸管吸取加有红墨水的蔗糖溶液,注满漏斗。取一支0.5 mL的移液管,插在乳胶管的另一端并且与漏斗颈相接。将乳胶管的两端用线扎紧。安装完毕,将漏斗移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且用铁架台固定。如图所示:
实验开始时,选一块色彩鲜艳的纸条贴在移液管上,标明这时的液面位置。几分钟后,便能够看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做好演示实验要注意以下点:
1、准备好实验装置,有些实验要提前做一次,看看效果如何,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实验效果要保证绝对成功,这也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考验;
3、实验装置应放在教室醒目的地方,保证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得到。
三、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
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由于人类的不断观察,才积累了浩瀚的生物学知识宝库。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所以观察是指向性的。观察的目的明确,目标清楚,观察才能抓住重点,注意力方可集中到有关生物体,取得最佳的观察效果。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就应明确要求学生观察它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并指出细胞膜等贴在细胞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大清楚,要调节好光圈、光线的强弱控制要适当等,使学生按照这些要求去观察,减少实验的盲目性,提高观察效率。其次,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如:顺序性、比较法、特征法。例如:在观察根尖的结构时可用顺序法:由下至上,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在观察种子结构时可用比较法;观察单子叶植物(玉米)和双子叶植物(菜豆)的种子结构,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很容易找出这两类种子的共性和个性:在各种解剖实验中可用特征法观察,从而掌握各种动、植物的主要特征。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做好实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范性、熟练性和创造性。在实验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分工制:4人一组的实验,2人操作,1人观察现象,1人记录,然后对调,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注意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先安排学生观看电视录像,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然后让课前培训的骨干学生,在每个小组里示范,其它学生观看,最后让每个学生分别操作,并由骨干学生对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实验技能的考核,通过检查滤纸条色素分离的清晰度给予评分,这样一分工,激发了同学们的操作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大大提高了每个同学的实验操作技能。
五、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们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人们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必具的条件,也是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条件。在实验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观察蚯蚓的实验。我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得出正确结论①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手指抚摸蚯蚓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②蚯蚓的体壁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这对它的穴居生活有什么意义?③蚯蚓运动时,哪一端最先移动?移动时有无声音?怎样区别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蚯蚓在纸上运动快,还在有玻璃上运动快?为什么?④用手指轻轻触动蚯蚓身体有什么反应?⑤用手电筒分别照射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央,反应有什么不同?与水螅相比,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有什么特点?
实验教学还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启发学生勤于思考问题。例如:在做“植物细胞的吸收和失水”实验前,先让学生思考:凉拌黄瓜时放盐或糖后黄瓜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又如:演示“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调节气候?通过边实验思考,可以巩固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同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六、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进行创造和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调整实验内容、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的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想象中获得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如: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除按教材要求做完实验外,我还设计用水绵作材料,重复质壁分离实验,还让学生用萝卜作材料来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既能吸水也能失水,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及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探索精神。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
总之,生物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实施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生物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