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教学中的细节
勿以细小而不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由无数的教学细节组成的。关注细节,体现着一个教师最深厚的教学底蕴。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文课堂,大的框架要粗线条,小的细节要细线描画。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
什么是教学细节?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教学细节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出错时的包容;是在解读文本、课堂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教学智慧,是师生对文本的深度开发,鉴赏玩味。可见处理好一节课的教学细节就给教学过程锦上添花。那么该如何处理好教学中细节呢?以下是笔者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 “创造”细节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而细节的出现又给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纽带锦上添花,似乎看来每一个细节的出现,表面看来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它的背后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思想结晶。虽然我们无法预料一节课的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约”一些精彩。记得有一次听了一节老师的公开课《学棋》,教师精心准备这节课。在黑白卡纸做成的生字卡片中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学生学的非常认真,个个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其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徒弟是怎样和师傅学棋的内容,随后教师在课件运用中出示自学的要求。学生这时积极和老师进行展开学习,没想到这时有一只苍蝇叮到了仪器上。有点学生仍然专心致志的学习,有点学生就看到了这只苍蝇,他就提醒老师注意。老师一句幽默的话巧妙的处理好:“蚊子”也来和我们学了文字,你想做专心致志的大徒弟还是三心二意的小徒弟呢?”学生一下明白了教师的意思,知道了该怎样学习了。蚊子即文字,取其谐音。使课文的内容在“蚊子”上得到了升华,师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这时细节处理无疑是点睛之笔、笔下生花。
二、“发现”细节
细节是文本整体的细节,整体是文本细节的整体。教学设计的细节只有在流动的课堂教学整体中才能彰现其价值、绽放其光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教学的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首先,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 每个学生都需要建立自信心,尤其是班里学习比较弱的学生,为他们搭好与文本交流的平台的同时,从小处入手、夸大表扬。班里有一位学生胆子较小,性格有些内向,上课时总是不喜欢举手发言,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班里进行讲故事比赛,很多学生把自己准备的精彩的故事拿出来了大家共同分享,这位学生也跃跃欲试,但就是不敢上台。大家非常着急,这时我就说:“那你就坐在桌上给我们讲你的故事吧!”这个提议很好,大家一致同意。随后这位学生给我们讲了自己最近看的《岳飞传》,故事相当精彩,下面的每个学生的听的很仔细,最后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随后我又说:“我们已经学过了《掌声》这篇课文,里面那勇敢战胜自我的小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也能象小英勇敢的战胜自我——走上讲台吗?老师相信你,说你行你就行。”大家也给他加油,没想到这位平时胆怯的学生勇敢的冲上讲台。几句简单的话语,巧妙的细节处理,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与众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把握好课堂的“度”。
其次,教师发现文本的“闪光之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记得笔者上过的一节《赶海》,这篇课文是讲小作者和舅舅到海边的赶海的情景。设计这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边读边玩的过程感受到赶海的乐趣:捏大虾、捉螃蟹……一个场景就像真实场景。学生们在边读中边加上动作:有的“脱下”鞋子要去捉小鱼,有的三人配合在“逮螃蟹”有的学生忍不住说:“今天的活动真是太开心了,我大获全胜,你看这是我捉的“螃蟹”…… 文本的理解就在这时学生已牢记在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文本学会整合,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捕捉文本的闪光点的同时绽放学生的独特感受。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毋以细小而不为,只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就能捕捉文本的精彩,绽放学生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