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汉语文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重要的是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讲,决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愿意学了,想学了,爱学了,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转变由他人支配的学习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陶行知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新课标中也提出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觉的求知者。可见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课改汉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学习量大。如果按以往“要我学,教我学”的学习方式学习,结果是不尽人意的。我觉得该像课标提出的要求一样,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汉语文。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要尽快建立他们初步的自学意识,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下面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感觉优势。
学生的学习是先从学生的直观感觉来开始。新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传达到人的大脑形成表象。但每个学生的感觉优势不一样。有的学生先动听觉,有的学生先动动觉,有的学生先动视觉。因此,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感觉优势,教师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发挥每个学生的感觉优势。如,《学字八》学字课中,学习“众”字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很多人登长城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视觉理解‘众’是很多的意思;还有“森”字,直接演示森林的录像画面,从视觉中明白字义;同时让学生认识课文以外的很多品字形汉字,让他们走出课堂上大街的广告上找,牌匾上找,从字典上找。在学习《春天吹》一课中,学习“轻轻地、细细地”词语时,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让春风吹一吹,让小雨浇一浇,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词义,也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动觉优势。还有,《乌鸦喝水》一课,理解课文内容后,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你们要是乌鸦的话,会用什么方法来喝水呢?学生们听到问题后会马上互相讨论,找一个大家最认可的方法。讨论过后,学生们说:“我们要是乌鸦的话,用吸管吸着喝。”“我们要是乌鸦的话,在瓶子的旁边凿一个洞喝水。”“我们要是乌鸦的话,把瓶子放倒了喝水。”“我们要是乌鸦的话,把翅膀当成手,把着喝。”… 这样,既发挥了他们的动觉优势,也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
二.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机会
课堂中要充足地给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机会。没有充足的时间是不能进行自主学习的,改掉以往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方式。上课中缩短讲授与质问的时间,合理掌握好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如,学习“小果树请客”一课中,问:小果树都请谁做客了?客人们为小果树做了什么事?这样问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自主学习交流的机会。
小组交流时,为了防止走过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加强巡视,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在巡视过程当中教师要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要关注合作的过程,了解各组合作交流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遥控。
3.为了有效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认真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外,还必须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后的汇报工作。在小组活动前老师事先声明:本次讨论,由1号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结束后,由4号同学汇报,2、3号同学作补充纠正。
三.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在尝试中自主学习
低年级识字量很大,教学任务很重。以往识字课一直是写一写、
读一读、组一组、听写等枯燥无味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如今的新课程需要。惟有利用小组合作的办法学生字,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那种单一的传授法,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学,省时、又高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识字“三操”:识字语言操、识字思维操、识字形体操,引导学生自行尝试识字。
1.借助识字语言操。如学生这样记“乌”字:小鸟没眼就是“乌”。
还有“哭得两眼看不见”是‘犬’字。
2.借助识字思维操。通过编口诀、儿歌等方式识记生字,学生尤其喜欢。如学生编口诀:“口和十是好朋友,口中坐十是个田,十字上移变个古,十字右移变个叶。”,“你说太阳大,我说太阳小,不信用尺量,只有一寸大。”
3.借助识字形体操。利用形态语来帮助记忆字形,既生动形象,又能够建构良好的识记过程。如学“闪”字时,一学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走到教室门外,快速地侧转身跨过门槛走进教室,然后说“我刚才做的动作就是“闪”,‘门’字里头一个‘人’。”如学“大”时,学生把四肢都伸开,站在前面说:“看,我的模样是不是一个‘大’呀!”
五.尊重学生的思维体系,加强自主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课堂中敢想、敢问、敢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关键。小学生有着独有的思维体系,与大人不同。即,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因此,组织教学时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体系,要遵循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创造力的思维体系。学生们需要啥,有什么心理特点,都不能忽视。特别是在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厌烦的,不愿学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更换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及方法,也要调整一下,把原有的教学思路,灵活地调整到学生适应的思维体系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兴趣,自主学习。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
1.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的过程就是寻“疑”过程。发现疑问,并带着问题听课会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和更自觉地掌握
知识。坚持预习不仅为听新课做好了思想、知识上的准备,而且获
得了上新课的主动权。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在
预习中找出重点,画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
3.注重学后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而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继续探讨,在讨论中解决重、难点,学生就会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
主学习,真正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六.积极形成平等、尊重、和谐、交往的师生关系。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
的兴趣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样一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塑造新的教师形象非常关键。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有三个忘记:忘记你是教师,
你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忘记你在教课,你是在和学生交流、共进;忘记这是课堂,这是你与学生共同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是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欣赏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1.努力营造民主、共进、互动的学习氛围。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并不适合这项工作。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共进、互动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当然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有不完全相同的意见。教师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做法,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以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甜头。
2.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兴趣,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在自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自主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问答问题的评价,不采用“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评价,如“公式很准确,并且没有漏掉符号。”“声音很宏亮”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
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
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
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
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