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启智课堂” 提高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摘要】我们英才学校在新学期开始,提出了创建“启智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标的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主要介绍本人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反思并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启智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学期开始前,我校请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来我校讲学,推行其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我们接触到了一种崭新教学理念,深感这种模式非常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领导下决心在全校大力推广实行,提出了创建启智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韩博士不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且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具体实施,每一种课型的教学流程都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不像很多所谓的专家只讲理论,不讲实际。听了他们的报告只能学到一些书本知识,具体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新学期开始后英语教研组开展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根据自己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总结反思,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
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成为被动的课堂配角,难以达到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合作学习”,能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语言产出的质量,有助于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将合作学习运用于语言文化的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目的语文化,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合作学习不仅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如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的那样,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已成为目前中小学普遍讨论的热点问题。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学习策略。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支柱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小组与一般学习小组最大的差别之一是合作技能的训练。学习合作技能不仅能保证学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也能使他们进入社会以后更成功地与同事、朋友、家人和睦相处,对他们未来生活和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1. 分好小组
我们根据班上人数,把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6人。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知识状况、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心理素质、性别、家庭情况等的差异进行分组,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小组内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设组长一人,总负责组内各项工作。组内人人都是学科长,英语学科长负责组内英语学习。
2. 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1)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到开阔,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3. 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事先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都要形成固定的流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包括发言都要有固定的句子。比如:在小组展示时要先说:“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组展示的问题是……”。展示结束时要说:“我们组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等等。这样的流程学生们熟练掌握了,慢慢就形成了习惯,也就学会了合作学习。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特别是英语学科长,要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4. 应用多元评价方法
单一评价体系的弊端自不必多说。我们采取多元评价,即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语言表达,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应用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试着给别人以鼓励,给自己信心,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有效确保每个学生加入到合作学习中。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几个常见的问题,如:学生合作不积极,合作学习不够深入,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不断进行反思,探索与实践。以下是本人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些体会。
1.明确师生定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要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角,既是活动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当小组成员集体合作不足以完成目标时,给予点拨辅导,观察倾听以确保他们的学习互动富有成效。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应由原来的“权威———服从”逐渐变成“指导———参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合理组合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并交换角色
教师应精心巧妙的编排学生座位,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均衡,亦即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待优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因此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同时,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的时间;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发言内容;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角色。
3.培养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英语学习的合作技巧
学习合作技巧是顺利进行合作的前提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共效的过程。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修正,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无忌而又从善如流、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应变化,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