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课改实验中,我着力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入手,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之路。
一、课外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的投入,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点及心理状态。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课堂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设置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
其次,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
第三,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充分联系学生的生产生活实际,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拓展教学内容,设计能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
二、课内
课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特点是“课初难入情,课中难激情,课尾易移情”。
(一)在知识引入时唤起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主观因素,是激活思维、启发创新的前提。
要实现“课伊始,兴即来”,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开头“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时,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是在长身体的时候,为确保营养全面,吃饭时要注意荤素合理搭配。(电脑显示同学们日常吃的一些菜)。如果每个同学只能一个荤菜,再配上一个素菜,你想怎样搭配?在这些菜里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呢?
再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媒体画面出示一些圆锥形物体,特别是农村孩子常见的麦堆或谷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产生疑问:这些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该怎样计算呢?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有了这种情感,就可以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动力,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意识。
(二)在新授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精神。
自主创新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一是用故事讲述、形象描绘、实物模型、图片图表、幻灯投影、电脑显示、演示操作等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显示形真情切的特点,从而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和激发创新思维。二是力求创设一个师生平等和谐的积极研讨的气氛,努力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封闭式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学生富于创新的想法和做法,满腔热情地支持,同时教师也要锐意求新,不因循守旧,不满足现状,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书本。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能轻易下结论,给他们尽量创造交流思维的机会,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气氛,才能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合作与交流,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在平静的水面上,如果投入一粒小石子,水面会怎么样?然后拿出圆纸片,问:“假如这就是水面上形成的一个圆,你能准确地找出小石子从哪儿投入的吗?”再让学生给这个中心起名字,从而引出“圆心”这一概念。既而让学生在对折后的圆纸片上分别画几条长折痕和短折痕,然后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找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时,所用的方法,是我所未想到的。这样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让他们有一个充分展现自己观点和思想的机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再如教学“可能性”这一抽象知识的学习时,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大转盘,并注有“幸运抽奖”的字样,让想当幸运者的学生来摸奖,每人最多摸三次,每次付一元钱,一等奖获得者可获《蓝猫淘气三千问》碟片一套,全班54名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了活动,一共摸了162人次,结果只有一人拿到大奖,此时再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猜测和分析这是为什么?学生由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由主动学习进入了创新学习,出现了各种可能性的猜测和分析,创新思维顿时被激活了。
(三)在深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条件,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以丰富的情感,生动直观地把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新颖性、科学性融为一体,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深化练习,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巩固练习中同样能享受获取新知的乐趣。
例如,在认识圆以后,我让学生测量没有圆心的圆形物体的直径,学生想出用笔沿圆形物体四周画一圈,然后把圆剪下来对折、用三把尺配合测量等方法。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口表述,把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过程充分展示出来,同时又一次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方式之一。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我们就会看到学生智慧的火花在碰撞,创新之苗不断在悄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