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所谓自主学习,可以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等几方面.
针对自主学习的特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它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要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长远和短期目标,学生根据目标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某些抽象的化学概念.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实验室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中物质形态的改变.颜色的变化,新物质的生成等现象学生均可亲眼目睹,实验过程的亲身参与和成功的欢乐都会使学生欢欣鼓舞,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再有作好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发现优点及时给予鼓励。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 将“自主学习”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以往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给学生灌输,而轻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课改课堂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从发生装置的选取,收集方法的使用都参与进来,学生通过参与获取知识的活动,对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归纳总结和得出结论都有了实际的体验、明晰的要求和思路,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能够处理听到、看到的信息,然后才能交流,在此过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的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课时,设计成一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合理分组,明确任务。各组选取组长,组长领取任务。
本课内容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① 酸雨怎样形成的?
② 酸雨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③ 目前酸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哪些?
④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哪些?
⑤ 现在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
第二阶段:每小组领取任务后,由组长组织分头查阅资料,找时间组内交流,达到共识(以上两阶段均在课前布置,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第三阶段:在上课时,每小组在班内交流汇报本小组的成果,并随时回答其他小组的提出的问题。
这样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分散成一个个小任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必然得到较大提高,总之,自主学习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基础,这里仅简述了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多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