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您需要的资源啦!?本站所有软件高速免费下载,记得下次再来哦,找教案个人博客您下载的首选
软件大小:0 Bytes 下载次数:0
更新时间:2013-01-25 13:15:00
谢谢关注。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
做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软件简介:
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的综合运用
在教信息技术学科初期,总有那么几课上起来就觉得不是那么顺畅,或者怎么引导学生都没什么效果,而也有那么几课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不仅过程顺利,而且学生的反响也挺强烈。当时第一感觉就是有些课的内容好教,有些课的内容难教。
一直认为听课是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好多课都能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与启示。听了一些老教师的课,第一次知道原来信息技术课也可以上得如此精彩,教学载体可以设计得如此有趣。
随着教学经验逐步积累,教学理念逐步更新,自己也慢慢会放手教材、重组教材或更改教材。这当中有享受成功的快乐,也有承受失败的痛苦,但无论怎样,经历了这些过程,都让我成长了——与学生的沟通增多了,距离拉近了;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越来越了解了;教学方式越来越丰富了……
在众多的变化中,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要使信息技术课上得既有特色又有效率,对教材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处理是基本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因为时代的变化,需要我们对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需要教材能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时期的学生爱好也不同,需要修改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觉得轻松快乐,教师教信息技术课顺利高效,因此我坚信日常教学应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合理、有效的教材处理,让教材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课堂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
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的一种范例;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之进行分析、澄清、引导、回应,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创造性转换和沟通、交融的过程。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是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执行者,更是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建设者。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有挖掘和运用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课堂教学中各种资源的能力,使自己从单纯的“教教材”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

教材处理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尝试,循序渐近地慢慢积累。
一、提升趣味性
其实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事情,就会比较投入地去学、去做,即趣味性强的学习内容能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既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当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我们就要考虑换种载体来指导学生学习。通常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体现生活化
让课程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信息技术新课标强调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选择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活动的积极性,让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会建立联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和世界的桥梁。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无穷无尽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一旦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三、体验情境化
情境是一种优化的、特定的学习环境,它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心理具有暗示诱导、情感驱动、角色转换和资源整合的作用。有些人认为,信息技术是理工类学科,课堂教学总是以严谨理性的操作技能为主,很难达到象语文学科那样能充满情感体验的课堂氛围。其实不然,如果我们花点心思在教材处理上,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境中,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亦能实现象语文课那样激情飞扬的课堂氛围。
四、结构合理化
教材结构就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和编写形式,把教材组织成一定结构形式,有助于同化新学知识,记忆具体细节;有助于将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有助于学习更高一级的知识。一个合理的教材结构,其知识间纵横联系必然是比较紧密的,搭配是合理的。信息技术教材每课都有它自身的系统性,对每课教材内容的学习,要分主次,突出重点;教材分量、练习时间与上课时间相符合;教材的深度、广度、采用的教学手段,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状况和社会环境。要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

教材处理其实体现了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它的决策者主体是教师,即教师是集课程开发者、教学实施者与行动研究者为一身的。教材处理的过程就是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一种持续的探究过程。要提高教材处理能力,首先是要具备教材处理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才有可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积累与教材有关的信息,才能为教材处理储备大量的素材。